今年的综艺荧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于明星真人秀、歌唱竞技类综艺,观众渐渐进入收视疲惫期。文化类综艺犹如一股清流,破局内容红海。在知名的音频分享平台,文化类节目的订购量悄然上升。大众需求、广电政策指导使文化类综艺进入上升期、书信朗读、诗词国学、戏曲题材的9个文化类综艺节目有什么收视表现和亮点?

  诗词题材提升了时段收视,而书信朗读、国学、戏曲题材收视表现欠佳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视率相比第一季增长了27%,比播出前六个月同时段增长了50%。

  书信朗读是今年出现的全新的综艺题材,观众逐渐认知和养成。《汉字风云会》、《少年国学派》针对中小学生,虽在暑期播出,但22点档对于小观众还是稍晚。《喝彩中华》是第一档卫视原创的戏曲综艺,以受欢迎的综艺形式打造黄金时段播出,收视虽不及前六月同时段,但冠名植入成功。

  口碑不俗,《人民日报》等官媒频频点赞

  编排上的偶然使《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同时期受到关注,使文化类综艺形成小气候。该三档节目豆瓣评分均在8.5以上。《朗读者》荣获第23届上海电视节最佳季播电视节目。人民日报海外版点赞《诗书中华》。《汉字风云会》被诸多学校引入课堂。

  《人民日报》发文评论道:根植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蔚然成风;扎根基层职业,非凡体验引人入胜……这些真人秀节目在“口袋”和“口碑”双丰收的同时,也让观众避免陷入了“笑完了却不知为何而笑”,反而可以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广告投放的蓝海

  文化类综艺几百万到几千万的冠名费,与娱乐综艺几百万的创意中插、上亿的投资相比,性价比较高。《见字如面》第一季首播在广告收入上完全裸奔,第一季重播已有凤凰金融冠名,在第二季(9月12日开播)进入了它的丰收期,除了人人贷的冠名之外,其余四席广告也均各有其主。由成功的节目带动,相继开播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第一季播出前就成功获得冠名和植入。

  (数据来源:CSM 71城P4+ 时期:2016年6月30日-2017年8月12日)

  书信阅读题材

3500个常用汉字大全,小学生3500个常用汉字

  明星及KOL嘉宾绘声绘色的朗读使书信内容、时代场景鲜活起来,带给观众文学、文字以外的享受及思考。学历较高的观众青睐该类综艺。

  诗词国学题材

  由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00后才女带起一股青年学诗词之风;《汉字风云会》、《少年国学派》在暑假开播,把知识和游戏玩乐融合在一起,这种文化+青少+游戏竞技的节目形式贴近中小学观众,全程欢乐,高效学习。

  戏曲题材

  百度指数:《朗读者》《诗书中华》《中国诗词大会》是网络关注度最高的三个文化类综艺节目

3500个常用汉字大全,小学生3500个常用汉字

  《见字如面》第一季首播在广告收入上完全裸奔,第一季重播已有凤凰金融冠名,在第二季(9月12日开播)进入了它的丰收期,除了人人贷的冠名之外,其余四席广告也均各有其主。由成功的节目带动,相继开播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第一季播出前就成功获得冠名和植入。

  如何看待文化类节目的崛起?

  2017年伊始,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见字如面》第一季播出过半,虽然没有耀眼的舞台包装和激烈赛制,但凭一封信、一个人就让观众陷入故事,豆瓣评分高达9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不久前落下帷幕,由诗词引发的全民大讨论仍在继续,该节目在豆瓣的评分为8.5分;《朗读者》首期播出后,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3分。在不少综艺节目“娱乐至死”的情形下,这类文化类节目被网友盛赞为“一股清流”。

  实际上,从2013年至今,文化类综艺曾缺席过。

  如今,新一档文化类节目《朗读者》首播满堂红,这也是主持人董卿首次担任节目制作人的节目,此前董卿还曾担任《中国诗词大会》等多个文化类节目的主持人,不过,在她看来,这并不代表文化类节目要开始大火了,只是个风向标。

  当下,碎片化阅读成主流,深度阅读日渐式微。尽管超过半数的人表示,非常愿意“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当强大的社会生存压力迫使人们的精力向工作倾斜,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骤减。这未必全然归因于人们文学价值的忽视,主流媒体在阅读氛围和倡导文化价值的职能上也存在缺失。

  在这样的社会现实和需求下,文化类节目迎来了绝佳时机。在满屏的娱乐类综艺节目中,文化节目相继涌现似乎是一种时代的必然,也是一种价值的回归。当观众的眼睛被娱乐填满之时,自然会产生新的需求——对自我、对世界产生疑问,寻求答案。优质的文化节目也就适时而生。

  相较于娱乐类节目,文化节目确实有一定的准入门槛。董卿也认为文化类的节目很难做,需要更精心的设计,他们希望把《朗读者》打造成一档“高而不冷”的优秀文化节目。“高”是来自文学品质,而“不冷”靠的则是情怀,用真挚的情感让文化更加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