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这样一篇文章《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看后我沉思良久。

  当年『佛山小悦悦事件』引发了整个社会道德的大争论,这次的监考女教师死亡事件,大家又把矛头对准了应试教育,认为是应试教育把孩子们培养成了考试机器,缺乏爱心,只知道考试,不知道去救助生病的老师,耽误了抢救时间,导致了老师的死亡。

  

  "国人冷漠症”

  救死扶伤是一种美德,但是这种美德是需要技术支撑的,因为『救人是一门技术』。从这个层面上说,江苏那些参加考试的学生是无辜的。

  

  “现场急救知识匮乏”

  · 首先,在考场上发生老师猝死事件是极其罕见的情况,谁也不会预料到,在考场上对监考老师心存敬畏的学生尤其不可能想到。

  ·其次,我国的中学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类似的急救培训,根本无法判断老师是不是生病了。

  ·第三,孩子们在全神贯注的考试,也不太可能关注到考试以外的事情。

  ·所以,大家可以拿应试教育说事,但是最好不要拿这个事说事,孩子们也经历了他们人生中最为恐怖的一天,如果还要怪罪他们,是不公平的。

  

  "是这个社会变冷漠了吗?”

  其实,这些年,我们总是听到各种见死不救的新闻,大家似乎都感觉社会出了问题,大家都不愿意救人了,觉得是因为我们社会的道德沦丧了。其实如果大家看看我们身边的亲人、同事、邻居……大家都是好人,他们每个人都是愿意帮助别人的,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不愿救人的负面新闻呢?

  

  "湖南好人”彭燕舞

  这些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医院外面救死扶伤的事迹屡见不鲜,医生护士在飞机上、高铁上、地铁上、公交车站、宾馆等各种场合救人,甚至在美国的黄石公园给人做心肺复苏,被称为“Chinese hero”, 2016年1月15号一位叫彭燕舞的护士又在马路上成功的完成了一次心肺复苏,被称为“湖南好人”。

  这些事情总是发生在湘雅二医院,是有原因的。当然首先是医院文化一直在倡导国家队医院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其次是医院的几乎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接受了心肺复苏的培训,青年医护人员上岗培训中,就有一节专门的『现场急救培训课』,医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会定期组织医生、护士、学生、工人进行培训,每年受训人员达到了2000人次,连保安也不例外。

  后记

  只有大家都掌握了现场急救的本领,才有勇气对患者开展现场救助。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冷漠”的场面,其实大家不是因为不关心,而是不知道怎么去救人才不敢上前,不是“见死不救”,而是“见死不会救”才不敢上前的。

  所以,要改变这种“见死不会救”现状,不是辱骂打击这些善良的群众,而是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去救人,这才是最关键的。

黄石公园官网,黄石公园旅游最佳时间

  最后附上超级厉害的本文作者名片

  

  柴湘平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办公室主任,中南大学急诊与疑难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医学教研室副主任。

黄石公园官网,黄石公园旅游最佳时间

  湖南医聊(微信ID:hnyiliao)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湖南医聊,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