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期
◆ ◆ ◆ ◆ ◆
清明节刚过,四月份也到了。这次来讲讲“四”。
我们就先说“讲三讲四”吧,这词在吴方言中是贬义的,意思是说三道四、说长论短,也就是多嘴、长舌头。比这意思再进一步,又有“瞎三话四”一词来指胡说八道的行为。
总之,似乎和“三”连在一起的词就不大好,常常是贬义的。比如吴方言中有了“勿二勿三”,还一定要有“勿三勿四”,这两个词完全是同义词,都是指言语或行为流里流气、不正派、不入流的意思。
说到“勿三勿四”,我颇疑心是另外一句吴语俗话“乌弗三白弗四”(也写作“乌勿三白勿四”)的省略语。这话本来是指颜色不清楚、不分明,后来又转指不干不净。
早在明代冯梦龙编的吴语《山歌·咏物四句·砚》中就有这话:“砚台姐原是牢石人,吃个墨池里郎来污子我个身。拿介管乌弗三白弗四个笔来捉个小阿奴奴千万,直牖得我漕中水尽便休停。”这自然有点淫词艳句的意味了,但是可以看到“乌弗三白弗四”这话的古老。
当然,这话现在江南人还常常说。比如去商场血拼购物:“这件衣服的颜色看上去乌弗三白弗四,我勿欢喜。”或者说某人做事不清爽:“伊做事体一直乌弗三白弗四额,难怪要倒霉哩。”另外,“老三老四”(说话好为人师或者说话傲慢不虚心,也说老七老八)、“狠三狠四”(凶狠,十分厉害)、“勾三搭四”(狐朋狗友间搭来搭去)等话也都是一些贬义词。
作为数词的“四”,因其发音近似“死”的谐音,所以吴方言对其有一些避讳(当然不如广东话对“四”的忌讳那么强烈),这点我们在《数字与吴方言避讳》一节中说过,这里就不提了。但是“四”和“死”的白读在吴方言中是不同音的(“死”音似“细”),何况“四”又是个数词,所以吴方言中还是有不少和“四”有关的话,除了上述和“三”有关的外,还有和“六”有关的词语,我们下次再讲。
via.南湖晚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期新媒体编辑 黄清
南湖晚报原创内容,如要转载,须经本报书面同意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拒绝转载,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