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岩数万座造型各异的土楼中,苏邦东洋楼不是最雄伟、最引人注目的一座。甚至,它远离名声大噪、游人如织的永定土楼群,孓然偏居在闽西一隅,鲜为人知,罕有人至。
但是,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三百年来,东洋楼兀自伫立在悠悠天地间。任世事轮回烟尘弥漫,任朝代更迭风云际会,温情如慈母般地抚育了一代又一代居民。
东洋楼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建成,是苏邦陈氏家族经三代人艰苦创建而成,前后历经98年之久才竣工。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耗费木材一千七百多立方米,夯土达七千多立方米,对于一个小村庄来说,这是规模很大的工程。
东洋楼是一座布局比较特殊的土楼。土楼为方形,分内外两圈,呈“回”字形,内圈三层,外圈两层,四周是2.5米至3.0米的水沟(类似于“护城河”)环抱。外圈两层楼为居住用房,内圈为三层楼房,底层正对大门的厅堂是当地陈姓的祖堂,中间大型庭院河卵石铺砌。祖堂和庭院是祭祖等重要活动的场所,周边是房间,楼上每层均有厅堂和房间。整座楼由162个房间、3个大厅、3个角楼组成。
两重方楼之外还有一重护楼河池,清水碧波四面环抱着土楼,这在闽西是独一无二的,出入原来靠一吊桥,现改为石板桥。更让人惊奇的是,河池在土楼的侧背面位置呈不规则曲线形,最宽处达8米,最窄处不足1米。
公众号:龙岩 微信号:fujian_longyan
土楼,是当地移民在社会动荡不安时安身立命之所在,也同时记录了他们艰苦创业的历史。
东洋楼住的都是陈姓居民,最多时住有三十几户,一两百人。当地陈姓约四百年前从连城隔川迁来苏邦,更早又是从永安迁到隔川。至今,当地人还有去连城和永安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