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遂宁十二景,别称遂州十二景,为遂宁著名历史人文景点。分别为:玉堂朝霁、长乐晓钟、书台应瑞、梵云春晓、仙井晴霞、涪江晚渡、麒山钟秀、鹤鸣夜月、云灵仙迹、灵泉圣境、洪福回澜、石磴琴声。

  

  遂州自古文章荟萃之地,又兼天府物华,或深山古寺、或野河荒渡、或书台旧迹,或晴晨晚钟,凡此种种皆以其异于他处而引往来诗家吟诵。一时积以十二,谓之遂州十二景。

景组词,景组词100个

  十二景中,或以禅林幽深而涤荡红尘纷扰,使人以负累无着而怡然自得矣;或以山光春意而红妆不暇,令公子游侠神往而心意思之;或以掌故传说而怀古悼人,每览斯盛,则跌宕王朝、过眼利禄无不使人怅然而豁然矣。

  然则,累世情怀或亡或佚,题壁诗篇亦因风尘久远,壁黑墙毁不得踪迹可寻也。加之卅年拆建之功,旧景新颜失落期间。真可谓,仙井已平,晴霞往复不觉。夜月依稀,黄鹤孤鸣何处?云灵不在,仙迹往成绝迹。听琴之人已逝,石磴亦作他乡。书台旧楼不复,学子诵读之声不绝。梵云山中淡桃成林,斜风燕子自去自来。涪水依依波光自圆,桨声帆影潇潇。回澜口波平浪阔,险滩已现洪福。唯灵泉长乐,一佛一道,晨钟暮鼓经年不歇。玉堂也罢、麒山也罢,山泽不改其形,日月不掩其光。

  凭后辈悼也是它,咏也是它。

  余今旧迹重询,十二景中杳杳无语,抚残栏、观回光、听旧闻,依稀风流可见美则美矣,独叹美中不足者,察美之人不见赏美之心罔矣。于是,发心立愿,以拙笔写那山川之气,一景一文昭昭与时人,后之视今亦不枉前人襟怀广阔,眼界高标也。

  是为序,时乙酉二月十七日。

  

  以这篇序言为开端,宁哥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对这些景观进行一一解读。同时,也请各位读者将你熟知的留言告知。◆

  

  

  

  

  

  

  今天,宁哥就推出遂州十二景:玉堂朝霁

  

  玉堂朝霁

  

  玉堂山在遂宁城北十五里,现属新桥镇地界了。此山为遂宁镇山,所谓镇山乃一域群山之要,因此,风光气象也就殊于诸山。据《舆地纪胜》卷一五五《潼川府路?遂宁府》记载:“玉堂山在小溪县北十里,岩峦耸秀,气象雄峙。”

  《遂宁县志》这样描述玉堂山:“又以兹山九岗相比,若九苞翩跹,向彼朝阳。”初读此段总不以为然。因为客观来说,玉堂山算不上是险峻雄伟的山蛮,山上原本葱茏的古林已经砍伐殆尽,现在满山都是新长出来的柏树,间杂着附近农民栽种的桃李。虽然也是生机盎然,只是古意已经荡然无存。

  

遂宁市档案局(馆)供图

  然而,当亲临其颠才真正感受到山之威严。前后左右分列九峦,各山倾势朝中皆为臣相,唯有玉堂山居其中,坐成众山来朝的王者气象。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明朝状元杨升庵曾游玉堂山,感于此地人才辈出景象七绝,曾写下洋洋洒洒1400余字的《玉山翔凤赋》,这篇文章神采飞扬,气贯长虹,将山川壮美、遂宁人杰描绘的恣意纵横,也展现了状元其时风华正茂指点江山的卓异风骨。

  遂州“三凤”席书、席春、席彖祖居于此,席彖曾该赋全文曾镌刻在玉堂山南面石壁之上,后因开山采石,使后世群彦观瞻无处,甚是悲凉大憾也。

  山上原有玉堂寺,这座寺庙不知建于何时,确也曾香火鼎盛,佛光璀璨。或许席书、杨升庵也曾到过寺中,与那不闻人间烟火的野僧谈禅说文,玄妙的佛理清谈简论,仿佛品一杯闲茶一样简单。

  

  如今,玉堂寺斑驳无处,旧迹难寻,在历史的沧桑之后,这一方收存了无数明月清风的净土,终归是烟消云散,随着高僧学士轻盈的谈笑。

  席氏一门祖居此地,可谓占尽一脉灵气,尤以明代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席书鳌头独占。

景组词,景组词100个

  少年时,席书曾苦读于此间。每当清晨,浓雾刚及消散,东边天际金光初起。席书登山东眺,远处涪江上白帆点点,江水泛起清波,晨光一泻千里,青山逼眼绿水成金。农家低矮的瓦房草舍里冒起一股股爽白的炊烟,烟雾升腾,在山上不高处烟云相接,天地一体。

  半山里,林间鹊、树上风、寺里钟、僧人的诵经声,或远或近或高或低纷纷入耳,这声音嘈嘈切切错杂无章,然而干净的不染半点尘埃。

  微风从大江之上徐徐吹来,将船工豪迈跌宕的号子吹得微如游丝,裹挟在油菜花、青草、泥土的气息里,芬芳异常。

  对于此种物华,怎能叫才华横溢的席书不赋诗以记。于是:“天峰不居高山峰,隐在明月九莲中。玉堂朝霁北翔凤,涪江流水过寺东。”的句子从明代的那间旧山房,传颂开去。

  

  玉堂朝霁的美名美景,随着江燕飞还尽,山榴落尚繁的绝色引来无数看客。

  而今,斯人已逝、野僧云游,玉堂山下席书的墓地早已被时间踏平。江山一改往年旧,大地迎来气象新。玉堂山周边的村庄洋楼错落、财门高耸,薄雾起处早已没有了炊烟的呼应。历史迭代,美景一如往日,然则苦读之士、谈禅之客、赋诗之人尚在何所?

  复登旧地,不见了山间古寺、江上白帆,唯有清风晨光依旧,山鸟草虫依稀。怀着朝觐的心情,饱览着玉堂朝霁的美景,禁不住赋得歪诗一首,以慰壮观、遥和古人:

碧云高致万象宏,俯望群峰一江通。

山随晓日青不过,风挟江涛气正隆。

林间时闻流莺语,枝头曾觅戏蝶踪。

大千皇皇无限意,尽在玉堂朝霁中。

特别鸣谢著名书法家高远树教授为本文题字,遂宁市档案局(馆)供图。

  (来源:鬼马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