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番禺“母亲河”的市桥河,近几年经过治水和环境整治,主河道水质明显改善,两岸环境也不断美化,但仍缺乏整体规划和城市特色,作为参政议政的民主党派——致公党番禺基层委员会,特别组成专题组对市桥河一河两岸生态景观建设与管理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进行建言献策。
从卫星地图看市桥河贯穿整个番禺区
现状
沿河景观逐步提升
据专题组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及2000年初期,市桥河两岸破旧,河床淤积严重,河水发黑发臭。区政府自2007年开始对市桥河治水及沿河景观进行建设,十年间投入巨资治理水问题。通过对市桥河进行整治,建水闸、清淤、调水补水等多种方式让主河道水环境改善,市桥河水质近两年来一直保持在Ⅳ类水以上。
市桥河龙湾水闸至雁洲水闸段途经6个镇街,长约12公里,河道平均宽约90米,河两岸开发建设强度较高,已建成5座桥,光明大桥已经动工,交通较便利。2007~2011年期间,区相关部门及镇街对市桥河龙湾水闸至雁洲水闸段沿河景观进行建设,建设长堤路、南堤路及配套景观工程并建设改造德兴公园、平安公园及西丽公园。罗家涌以东至雁洲段北岸堤顶路未打通外,其余道路均可通达,北岸建亲水平台长约4.8公里,南岸建亲水平台长约3.3公里。
雁洲水闸
龙湾水闸段北有南山公园及湿地,南有滴水岩森林公园,该段呈三叉河景观,河道上有草滩与湿地,自然环境优美;长堤老城区段承载很多老市桥的记忆,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可挖掘。草河湿地公园已成为市民郊游骑行的好去处。
不足
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机串联整合
专题组调查发现,一河两岸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机串联整合,交通通行能力不高,社会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除长堤平安公园段外其它地段人流少。近5年来,我区市桥河沿河生态及景观绿化建设处于停滞状态。专题组认为,是时候梳理及整合市桥河龙湾水闸至雁洲水闸段沿河生态景观绿化建设了。市桥河两岸生态景观绿化建设与管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河两岸缺乏统一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多头管理,养护及保洁管理责任不能落实;生态景观绿化有待提升。
市桥河两岸绿化
建议
统一规划,整体打造市桥河景观
专题组指出,河道为城市开放空间,河流景色具有独特体现自然与人文的最佳综合景观,市桥龙湾水闸至雁洲水闸段具有优越的自然景色与城市景观。
为将市桥河两岸建成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城市客厅,在景观绿化建设方面,他们建议:
要整合提升现有景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统一规划,整体打造市桥河一河两岸景观;
提升沿河绿化组团,打造具乡土特色绿化景观;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沿线桥底绿道连通,增设人行道,利用沿线桥底空间设置服务驿站,并配自行车存放点、小卖部、公共洗手间及相关服务设施;
充分利用现状码头,开发打造水上夜游景观;
借三旧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政策,突破征拆难题,改造沿岸景观,区政府与属地镇街出资分步建设。
在景观绿化管理方面,他们建议:
要成立市桥河两岸景观管理部门,将全线景观与相关设施、亲水平台、水生植物进行管理;
对沿岸胸径在50厘米以上大树保留,对其树冠进行修剪,培育主杆与分枝,让大乔木树冠形成华盖,形成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景观;
加强养护及维护管理,对密林进行抽稀,使临河空间形成开敞空间,对全线景观带老化灌木进行换种;
收窄德宝花园段边坡绿化带,扩宽亲水平台,形成更为开放空间。
来源:番禺日报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