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看看,这座被时光时光湮没的“泰姬陵”吧!
大家都知道,印度泰姬陵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
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而建的
其实,就在福州永泰
也有一座为纪念爱妻而建的神秘建筑
被称为福建的“泰姬陵”
它就是——爱荆庄
爱荆庄的前世今生
爱荆庄为鲍氏先祖美祚公所建,故名美祚寨,由雅至俗,当地人依方言习惯,又称为米石寨,又因美祚公极爱其妻李氏,故又称爱荆庄。寨内有土木结构房屋360间,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历经了180多年的风雨沧桑。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家族奋斗和繁衍的故事中,女性通常都是配角。但清嘉庆至道光年间,永泰同安三洋的美祚嫲,却是当地鲍氏家族当之无愧的“第一女主角”。古人将妻子称为“拙荆”,但鲍美祚却将之改为“爱荆”,把对妻子李氏的激赏与尊重,大大地书写在了庄寨正门之上。
美祚嫲:鲍氏先祖名为美祚公,因此子孙后人称其妻李氏为“美祚嫲”。
寨堡共三进,第一进为下座,正中开有石框大门,门楣上墨书“爱荆庄”三字,认真看你会发现,在庄字的中间还多出一点,这是一种异体字,古代与“庄”同,多用于招牌、题词等场合,进门为天井,两侧放置着几块旗杆碣,地面用打磨好的青石条铺砌,在边沿的砌石下有设计美观的葫芦形出水口。
爱荆庄大门△
爱荆庄侧面△
一进天井△
廊屋上的贡元牌匾△
主座明间△
爱荆庄呎谱(点柳香)△
后座,两侧有石阶,石阶中间有三层的花台△
中国河北有孟姜女庙,安徽棠樾有鲍氏女祠,印度有泰姬陵,中外献给女性或以女性命名的建筑本就稀少,大多还是庙、祠、墓,纪念的都是已逝之人。像爱荆庄这样,在妻子在世时,直白、热烈地以新建庄寨名号肯定妻子地位的,或独此一处。
第一女主角“美祚嫲”
那么这个取得了庄寨命名权的女子,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现在爱荆庄中,还悬挂着美祚公和美祚嫲的画像。画像中,美祚嫲样貌看起来并无出奇之处,可关于美祚嫲的传奇故事却不少。
美祚嫲善行得福报,年轻时家境艰难,偏偏养猪还都不产仔。众人皆觑眼前之利要杀猪,唯独美祚嫲怜恤母猪,坚持喂养。后来母猪不仅产下众多猪仔,猪仔还引美祚嫲找到了一处埋于地下的白银瓮。
她还善于公平为人,于细微处见持家智慧。比如在座上满堂儿孙、婢仆数十人的场面中,采取竹箩顶头的随机方式分配鸡鸭肉(派福利),众人皆服,相处少有怨怼。
还有人讲述美祚嫲与有知识有地位的有男子相当,肩负了对乡邻和族人的教化和扶助的任务,一如过去的乡绅。
美祚嫲重视下一代的教育,有人认为孩子天份不高不用读书,她却说:“孩子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爱荆庄建成后,美祚公夫妇即在庄内办私塾兴学,延请名师课子。
在她眼里,男孩女孩应该同享教育。美祚嫲从乡间收养了些女童,这些女童中有些是作为童养媳抚养,但不论最终是否嫁入鲍家,她们都被与族中女孩一视同仁,给予读书认字的机会。女孩们上课多在夜晚。出身富家、读书识字的美祚嫲也亲身授课,传授礼仪和妇德。乡人称这一特殊的课堂为“媳妇斋”。
美祚公夫妇还将教育大计写入阄书(古代家族分家的一种契约),但凡能入泮(中秀才)、补廩出贡、中举者,都可获得数年家族公众田亩的收成作为助学奖励。
四周的乡邻亲族但凡有妯娌不和、邻里矛盾,都会上门请美祚嫲(而非美祚公)进行裁断。美祚嫲明理善言,总能调解得令人信服。有些因贫而起的纠纷,美祚嫲还热心地予以钱粮的资助,为双方消弥烦恼。
后人皆称,三洋鲍氏能形成这样大的规模,与美祚嫲的家风教育、以身垂范、人格魅力有重大关系。民间文化艺术鉴赏家、收藏家鲍国忠先生认为,爱荆庄是古代村落“女绅文化”载体的孤本。
皇家园林的精巧拷贝
爱荆庄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它的文化内涵。在建筑艺术上,它也有值得称道之处——在爱荆庄内,有一处屋顶设计,与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中已不复存在美景“梨花伴月”惊人相似。
这个庄寨依山而建,选址很是讲究,它位于南低北高逐步升起的向阳坡地上,利于顺坡排水,屋面坡度平缓,岀檐深远,风火墙、龙舌燕尾翘,闽派建筑风格浓郁。而建筑前面则是良田,直到现在,依然会有村民耕耘。
爱荆庄外墙砌石远看似米粒△
这是一座集居住、防卫、私塾、家祠等综合功能齐全的庄寨。从空中俯瞰整个建筑布局,中部是居住建筑,东南侧环境优雅,是读书的书斋所在。中轴线上还分布着公共建筑,家祠置于中轴线最高处,位置显要,凸显家祠崇高地位的,站立于此能鸟瞰全庄,环视四周,山水村落尽收眼底,自豪、自信之心,油然而生。
从田洋处远望爱荆庄△(摄影@穆睦水西林)
不仅如此,这里的防御体系设计巧妙、构筑奇特,坚牢无比,成为一座易守难攻的堡垒式建筑,充分体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
庄寨四周围墙建有带有防御功能的跑马道,寨堡下面建有地窖,寨内辟有菜地。寨墙西南角和东北角各建有一个下石上土的碉楼。高大、巍峨的铳楼,带给人强烈的震慑作用。
内院宅屋所有门框安有雕刻“寿”字线穗式精美门楣。宅院内上部开设有圆形、菱形、扇形的玲珑典雅小窗。正、下座及书院所有的对开窗扇均为雕花,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大厅、天井十分讲究石材档次和巧妙的铺设。均体现了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寿”字门楣△
细腻的木雕△(摄影@穆睦水西林)
跑马道墙上的铳眼△(摄影@穆睦水西林)
跑马道连着碉楼 ,共三层 ,内有瞭望孔、铳眼及地窖 △
永泰庄寨多
永泰庄寨不仅是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
也是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
更是传统乡绅文化弥足珍贵的载体。从永泰庄寨
可以看出永泰人文精神之精髓
永泰建筑艺术之高峰,永泰历史文化之缩影
仁和庄
仁和庄坐落于同安镇永同公路边的青石寨,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因大量以青石围墙、青石铺地、青石为阶,而被称为“青石寨”,在百多年前,这座庄寨可以说是“固若金汤”,故又被称为“固宫”,但是人们常忽略了它真正的大名——仁和庄。
仁和庄最讲究的地方,还在于它石材选用的特别。仁和庄里建筑用石多是俗称为青石的辉绿石。在青石寨内,不仅寨墙是辉绿石,进寨所见的台阶、天井地面等都是切割规整的辉绿石。
赤岸铳楼群
赤岸铳楼群建于清时,由四座土堡组成,名为扁店铳楼、前店铳楼、祥林店铳楼、则水店铳楼,均为土木结构,三层主体,黑瓦覆顶,上有狭长的斗形窗和枪眼。
这里的铳楼,作为时光标本,见证了曾经的繁华。此“市”非彼“市”,乃货物交易的市集。清时运“皇粮”的道路繁忙,吸引商贾小贩渐集赤岸溪畔,“市”,遂成规模。四面环山的赤岸村天高云淡,四季常青。铳楼群是其中色彩最丰富的一笔。
中埔寨
坐落于中埔村的中埔寨,本名叫逢源庄,始建于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起建者为林孟美,他建起中埔寨的中间主体部分。后来其子林程德在主宅外围起八卦形状的堡垒,使其防御功能大大增强,整体建筑恢宏气派,因而也有人称其为程德寨、八卦寨。
占地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中埔寨,令人过目不忘的是它呈八角形、高耸挺拔的寨墙。中埔寨外墙由青石夯土砌成,墙上布有64个外狭内宽的斗形观察窗,还有64个隐蔽良好的射击枪眼。墙内则是宽达一米多、环绕整个庄寨一圈的跑马道。这条跑马道因其宽阔和保存完整,成为永泰庄寨跑马道的典型代表。
永泰美食多又多
永泰除了古庄寨以外
美食更是不能错过
看完古庄寨
一定要再去永泰县城尝尝本地地道的传统小吃
永泰葱饼
在永泰,有一种饼,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堪比青云山峡幽古、赤壁漂流、大樟溪蹦极,征服了几代人的味蕾,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它叫永泰葱饼。
永泰蛋燕
在永泰,有一种小吃,口感滑溜,弹性十足,入口难忘,它叫永泰蛋燕。
九重粿
在永泰,有一种糕点,形如果冻,晶莹剔透,米香四溢,它叫九重粿。
永泰李干
在永泰,有一种蜜饯,口味独特、具有原果鲜味,久负盛名,深受海内外顾客青睐,它叫永泰李干。
嵩口美人糕
在永泰,有一种糕点,油香甜润、芝香四溢、入口即化,细细咀嚼后和着自己的口水咽下,会有一股沁人心脾的甜香涌上心头,它叫嵩口美人糕。
永泰柿饼
永泰熏鸭
黄甲鱼豆腐汤
水晶饼
赤锡烤兔肉
永泰的美食太多太多了
小编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看看古寨尝尝美食~
福州到永泰有高铁有汽车
快捷又方便~
想要具体路线的,可后台留言给小编哦·
▍来源:微博@穆睦水西林、福州人家、(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综合编辑:福州潮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福 | 州 | 潮 | 生 | 活 |
微信号:fzcsh0591
合作微信:csh1912 、csh1913 、csh1914
企业QQ:800008290
联系电话:4008168290
戳“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