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牟悦)在“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期和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龙城区全区上下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五年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主动把握新常态、积极应对新挑战,统筹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果。

  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经济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该区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实现了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的健康运行。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果丰硕。该区顺利实施国电电力热电联产、黑猫炭黑、立塬新能源、佛瑞达三期、重机、重型等亿元以上项目115个,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8户,产值超亿元企业由2011年的1户增加到12户。共引进域外投资项目362个。文化旅游产业方兴艾。该区高起点编制完成了化石园区和燕山湖风景区的规划设计,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已通过国家专家组评审。服务业集聚区初具规模。豪德贸易广场、金属材料交易市场运行良好,新天地商贸城、众鑫物流、公路港物流投入运营,坤鹏物流成为全市第一家E板上市民营企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被评为全省电子商务集聚示范区。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区面积达到38平方公里,全区城镇化率达到60%。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市级以上农事龙头企业达到38家,全区设施农业达到2.8万亩,农田水利工作连续三年荣获“大禹杯”竞赛优胜单位,特色产业基地实现镇域全覆盖。

  坚持紧扣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成果,社会各项事业成效显著。民生工程深入推进。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3.6万人减少到9983人。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投入资金8亿元,3000户棚户区居民喜迁新居。新增就业2.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7%以内。累计用于民生投入达31亿元。社会事业全面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进步,区人民医院投入使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八里堡小学、区教育幼儿园、长江路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区64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圆满完成了京沈高铁、外环路等重点工程的拆迁任务,区内道路里程增加204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体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矿山生态基本恢复,椴木沟自然保护区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26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4%。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维护了和谐稳定、法治有序的社会环境。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着力推进网格化管理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加大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领域的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强化消防、救灾等应急处理能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4年荣获省级平安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全力推进省级文明城市标兵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了“中国梦·百姓梦”宣讲活动,深入实施“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文明家园示范村”和各级文明机关创建工程,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燕山公园,燕山公园游乐项目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思想建设更加深入,该区多层次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学习教育活动。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成效显著。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推行副镇长公推比选、园景区科级以下干部竞聘上岗、年轻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区村和社区活动场所全部达标,69个行政村均有集体经济收入。在全市率先实现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党代会常任制工作得到中组部肯定,非公企业党组织动态组建率达100%。

燕山公园,燕山公园游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