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传播原则就是最大程度地激起人们分享的欲望,只有被最广泛地病毒式传播,才能实现最佳的效果。而衡量一篇文章内容好坏的标准也简单直接——是否达到10万+。因此,既披着科学或者心理学高大上外衣,同时又接地气、贴近每个人生活的养生文和鸡汤文火起来便是理所当然了。3月15日前后,每家媒体都在宣传“天天都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但其实,广告营销界真正的主流玩法却是“天天都是愚人节”。

美食供应商怎么样,轻食营销策划方案

  “优质谣言”的段数,越来越高

  火起来的这些养生文和鸡汤文,似乎分析得头头是道。什么饭菜里含“硝”,硝又会导致肠癌,所以在外面餐厅吃饭就会导致肠癌,这样的分析看起来当然是“有理有据”的,但是这样的文章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到底要吃多少硝才会致癌。又例如最近流传的塑料电热水壶会在受热时析出锰元素,锰元素又会导致老年痴呆。同样的,写这些文章的人也不会告诉你,到底是摄入多大量的锰元素才会让你痴呆。当然,如果你把锰元素当饭吃,痴呆离你也就不远了。而恐慌性抢购玻璃电热水壶更是真正痴呆的人才会去干的事情了。毕竟,任何离开剂量谈毒性的说法都是耍流氓。

  还有什么“生姜+红枣+红糖胜过人参和虫草”、“春夏之交吃这些祛春燥”的说法,则是另一种高水平的欺骗了。反正吃了生姜+红枣+红糖,至少能饱肚子,喝了那些效果不明的汤水至少能解口渴,即使没有疗效也至少不会闹出人命。反正就是“对社会有益无害”的不痛不痒的主题,于是你写我转,遭遇质疑的时候,一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可以对付过去,确实是方便好用的“优质谣言”。

  还有更高的段数招式,创造概,例如什么“山泉水”、“矿物质水”、“维他命水”、“负离子水”等都是商家们自创的名词,既然是自创的词汇,自然就是内涵外延的“解释权归商家所有”,解释出什么健康、排毒的概念已经算是很有节操十分节制的了,而“延年益寿”、“能治百病”的宣传说辞也并不罕见——毕竟是新造的概念,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内容营销,“愚人细无声”

  据说,现在市场营销已经进入了一个“内容营销”的新时代,在解读君看来,所谓的“内容营销”无非就是我不告诉你这是新闻还是广告,反正就是“信息”嘛,什么原生广告、软文就满天飞了。

  在图书阅读界,靠情怀推荐书靠商业广告为生的“开卷八分钟”死了,而靠“王婆卖瓜”式的卖什么书就推荐什么书的节目却活了火了。

  在汽车界,“车托之家”和卖什么车就“安利”什么车的网站都风生水起,而一直以客观中立为标榜大旗的新车评网也只好跟着开始卖机油,欲拒还迎地干起了“内容和电商结合”的路子。

  在美食界,食材供应商们纷纷玩起了美食信息搬运工的把戏,更不必说众多美食界大咖、美食名家用自己的舌头和嘴巴为各种餐厅、美食节站台的玩法了。

美食供应商怎么样,轻食营销策划方案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突然有点怀念那段广告和新闻、经营和采编完全分离的时光呢?又或者是那个真的只有在4月1日才会玩弄把戏的年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