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昨天,活在今天,憧憬明天,重要的是不要停止探寻。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近年来,少儿科普读物的阅读需求在逐渐增加,这充分反映了家长对科普阅读的重视和孩子对科学问题深入思考的习惯正在养成。

  

  纵观品类繁多的科普读物,一本好的科普读物应具备两个方面的属性:首先要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其次要能开拓孩子的科学视野,使其拥有更开阔的格局,去充分领略科学的美感与力量。

  

  科学前沿的奇妙瞬间,如繁星闪烁,遥不可及;科学巨人的伟岸身躯,如重山巍峨,高不可攀。在很多人眼里,科学大多时候会给人一种无法名状的距离感和冷漠感。

  真的是这样吗?

  起初我时常会想一个问题:少儿科普是不是应尽可能选择那些生活化或大众化的知识点去普及,放弃那些过于深奥或连科学家目前都无从解释缘由的现象和事物呢?

  

  直到我发现《科学大问题》这本书,才逐渐有所发觉,其实科学前沿的魅力也是可以被大多数人触及的。

  

  它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精灵,且拥有如艺术品般的美感以及冲破一切的力量。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冷漠与冰冷,相反总能在我们陷入生活庸常时给予一些指引。之所以我们会觉得与它存在距离感,不过是缺乏一座座能让真正的科学以大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而呈现的桥梁罢了。

  

  本书的三位作者是拥有深厚科学功底的科普“玩家”,其中不乏国际知名科学杂志的主编、撰稿人,知名科学机构的学者和天文爱好者。

一本科普读物推荐语20,推荐一本科普作品

  他们汇聚一堂,为读者收罗并筛选出了这些极具魅力的科学问题,他们用科学的视角透过“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和“宇宙、地球、人类之间极为微妙的相互关系”这两条主线,将精彩纷呈的20个科学热点串联起来,著成这本《科学大问题》。读后,着实能让人脑洞大开,浮想联翩。

  

  据《Science》2016年称,这20个科学问题,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大影响力,而且在今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类将致力于研究解决包括这些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不得不说,作者用他们的卓越的学识和精湛的表达,为构建这座连接读者与科学的桥梁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这里,我还要提一下负责翻译这本书的两位译者:国防科技大学的曾祥娟和徐维华老师。

  在跟她们分别通信时,她们均或多或少提及自己在翻译过程中,被这样一个全新且精彩纷呈的科学世界所折服,这也为她们提供了更多的动力去更好地翻译它、呈现它。同时,她们兼具科普情怀和人文视角,为了一个表述,为了一个符号,为了一个现象……要不停地查阅资料,确保内容无误,她们深知这些读者就是世界的来。

  

  正是她们如此这般心系读者,不敢有一丝懈怠,这才将这本描绘科学前沿的奇妙之花的作品翻译得精准到位;也正是因为她们专业的翻译水准和丰富的学识以及广阔的视野,才能为国内的读者成功构建起这样一座通向科学彼岸的桥梁,让读者有机会领略科学的美感和力量。

  

  《科学大问题》是我们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重点打造的大视野科普阅读系列中的一个选题,能拿到这个选题,我当时的内心激动万分,因为我觉得可以像一个工匠那般打磨这件意义非凡的艺术品,是我作为一名科普编辑最大价值的体现。

一本科普读物推荐语20,推荐一本科普作品

  

  在编辑《科学大问题》的过程中,在我每次审读校对一遍后,总会有不同的认知和感受油然而生。我能真实的感觉自己在被科学的美感和力量引领,它将我从纷繁而琐碎的生活中抽离,将我从那些纠缠不清的小情绪中被带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里,那里没有喧嚣,如宇宙一样的沉静与安宁。转间,我已沉浸在科学的美感与力量中,或仰望,或心生敬畏。

  

  科学家能够成立基金会奖励百万美金只为寻求一个数字(书中“质数有什么奇特之处”将具体谈及);能花费毕生精力和风华正茂的青春去解决一道数学题;能抛开自己生命而不顾去挑战人类的极限,去往宇宙和海底深处……

  

  他们背后的故事和传达出来的科学精神,如若不是听到作者娓娓道来,恐怕我们很难去理解他们,也难免有些人会为他们冠以“疯子”或“傻子”的称呼。科学家若不是感受到科学的美感与力量,又怎会对它如此的痴迷和狂热呢,他们又怎会有跨越国界、超越世界的格局和视野呢。

  

  诚然,作者用权威的科学史实和图片、大量的理论和成果、独特的见识和丰富的想象力试图完成对这些问题来龙去脉的解读,但不得不说,对于其中一些问题,书中并没有给出人类目前最精准的解答。不过它至少说明一件事,在数十亿的人类中,还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肩负人类使命,对一切未知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并永不停止地追寻真理。

  

  如此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和不畏困难的挑战精神,我想应该被铭记在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心中。也许人类此刻正被一些困难“绊”住了脚,倘若这种科学精神能够薪火相传,我相信,那块看似无法战胜的“绊脚石”,终将被人类踢开。

  科学的美感与力量或许就在于此!

  

  引领少年儿童追求真善美

  小朋友的大朋友

  搜索“hnshaoer”关注我们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天猫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