蔻蔻Says

  查查孩子们就读幼儿园的愿景是:‘我们帮助孩子以最真实的方式接触生活和大自然;将生活和生命的真实与孩子拉近,让他们亲身体验和经历生活的种种,从而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向独立和自主’。为此老师带孩子“走出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去大自然、博物馆、开药、购物等。

  我家孩子们所在学校愿景是:“懂得何为健康:健康的身体、心理和思想”。针对健康的身体,老师和健康卫生机构合作,与孩子身体力行健康理,比如,体验各种锻炼和运动方式;每周两日为蔬果清水日,孩子老师们只吃蔬果喝白水,杜绝碳酸饮料;参观有机农场药厂,了解食药来源。为培养健康的心理,学校带孩子接触不同文化、走出学校接触各类群体,鼓励孩子多维思考,平衡包容。

  在荷兰,公私立教育类型众多,不按学费高低,而是依学校所选的教育方式来区别。荷兰有多达十几种教育模式供选择,包括蒙氏、道尔顿、自由、自然、发展方向、瑟谷教育等。每种模式下还有其各自具体的办学愿景。这些愿景,都是看似简单并与日常密切相关的话,不空不远,各有特色。

  我始终认为,教育没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更多的选择。若能给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不同形态的选择,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发展,就是因材施教。

  孩子在荷兰的幼儿园,

  大森林边上的第二个家

  查查养娃记

  文/查查

  听朋友说国内的幼儿园是三岁入园的,而在荷兰是三个月。

  我自己一开始也不敢相信,三个月大的宝宝怎么送幼儿园嘛,还在吃母乳不说,尿裤一天也要换个六七次,哪个阿姨会这么用心?

  可是没有办法,荷兰的产假就四个月,一般生前休一个月,生后三个月,我们夫妻两个上班族,父母住的又遥远,指不上,只有送幼儿园。

  还记得第一天送 Rebecca 去幼儿园的情形,我唠唠叨叨的和老师嘱咐了无数遍: 如果她哭得太厉害,你们扛不住不要硬撑,给我打电话,我一定在15分钟内赶来;她不吃奶瓶你们尽量试试,实在不吃不要硬来,给我打电话,我一定在15分钟内赶来。

  老师呢?轻描淡写的说: 没事,快回去吧,工作愉快。

  岁月如梭,如今快4年过去了,眼看着 Rebecca 就要出园了,老师一次电话也没给我打过。

  幼儿园就像我家孩子的第二个家,Rebecca 和弟弟每天兴冲冲地去,笑呵呵地回,晚饭的时候说说幼儿园里的新鲜事。这几天 Rebecca 说起幼儿园,语气里有些不舍,她也知道快到她和第二个家说再见的时候了。

  Rebecca 的第二个家在大森林边上,曾是个被废弃了的农场,五年多前被 Linda 一家改造成了一所小幼儿园,起了个法语名字叫 “Les Enfants”,是 “孩子” 的意思。

  

  Les Enfants的愿景清清楚楚的写在她的网站上:

  我们帮助孩子以最真实的方式接触生活和大自然;将生活和生命的真实与孩子拉近,让他们亲身体验和经历生活的种种,从而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向独立和自主。

  如果你说这是一所大学或人生的愿景,也不为过。

  那么 Les Enfants 是怎样实现她的这个愿景的呢?就是三个字“走出去”!

  在Les Enfants,没有不适合出去玩的天气,只有不适合出去玩的行头!

  Les Enfants 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各种行头,天天带他们出去玩,每日如此,从不例外。

  下小雨,他们这样玩

  

  下大雨他们这样玩

  

  夏天,他们这样玩

  

  冬天,他们这样玩

  

  近的地方,他们这样去

幼儿园常识大全1000题问答,幼儿园常识知识大全题库

  

  远的地方,他们这样去

  

  很多时候,Les Enfants 带 Rebecca 去的地方实在是太远了,比如高速公路旁边的宜家,比如另一个城市的露营地,又比如鹿特丹的飞机场。我们以为是 Rebecca 异想天开,第二天送她去幼儿园的时候赶紧问问老师。

  老师又是轻描淡写的回答: “啊,去了啊,我们有一整天可以玩,骑两个小时车去个飞机场咋的啦?”

  我于是瞠目结舌,退将出来,只有佩服的分了。

  在Les Enfants,生活中的点滴,全被拿来做主题,主题不断,去处无限

  一天,Rebecca 从 Les Enfants 回来,神神秘秘的要跟我耳语,我一看有来头,马上蹲下来把耳朵伸过去。

  Rebecca: 妈妈,我告诉你,Dianna老师的袜子上破了一个洞,她给我们看,还问我们她该怎么办。

  我:哦? 那你怎么说?

  Rebecca: 我给她出了个主意,就是买双新的,她觉得是个好主意,就领着我们去购物长廊了。

  我: 你们全班都去了?

  Rebecca: 是的,我们就都去了,坐公共汽车去的,转了很多商店,最后到了有卖袜子的商店,Dianna 买了一双袜子。

  我站起身来,心想 Les Enfants 这个月的主题原来是 “购物” 啊,从袜子破洞开始,也真是很有创意。

  像 “购物” 这样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Les Enfants 每个月来一个,每次都是从一个小问题,一个小现象开始,孩子们会七嘴八舌的出主意,找答案,而老师们就会领着孩子去探索这些答案在现实生活中的样子。

  “购物”月:去鞋店买鞋

  

  “小熊生病了”月:去药房开药

  

  “新宝宝出生了”月:去探访新生儿

  

  “科学与技术”月:去大学体验参观

  

  “圣尼古拉斯”月:礼物,扮装,游行,表演

  

  “自行车”月:去车行修自行车

  

  “险情急救”月:去看警察叔叔和救护阿姨演习

  

  “出去吃饭咯”月:去饭店后厨凑热闹

  

  “露营”月:去露营地搭帐篷,野餐

  

  Les Enfants 的主题太多了,有 “小事”,比如 “做家务”,有 “大事”,比如 “办派对”;有特接地气的,就像 “上厕所”,也有特高大上的,就像 “艺术家”。总之,生活的各个方面,点点滴滴,还真没有 Les Enfants 想不到,做不出的。

  在Les Enfants,动物是朋友,昆虫是日常,森林是根据地

  Les Enfants 的小院子里养了鸡,鸭,鹅,兔子和鸽子,屋里养了鱼,门外是一片农场草地,卧满了懒懒吃草的正宗荷兰奶牛。

  一到繁殖的季节,送娃接娃的时候,就能听见老师问:“你们家想收养一只兔子吗?你们家里有没有兴趣养只鸽子?”

幼儿园常识大全1000题问答,幼儿园常识知识大全题库

  我们家实在没有这个条件,所以都是婉拒。眼看着院子就要变成兔子的属地,有些家长一不忍心,还是领了一只两只回家,养着去了。

  Les Enfants 里的娃天天和院子里的小鸡小鸭小兔子一起玩,还不会爬的时候就知道鸡是用走的,兔子是用跳的;兔子是长毛的,摸起来软软的,而鸡是长羽的,摸起来有那么一点硬。

  孩子对动物既不陌生,也不害怕,就算是对比他们体积大出几十倍的奶牛,也是以友相待,大大方方走上前去,互相审视一番后,开怀大笑。

  

  

  

  和动物的各种亲密接触就不说了,Les Enfants 是连昆虫也是不放过的: 管它是什么,只要是活着的,咱们就来瞧一瞧,摸一摸,养一养。

  开始是,蜗牛

  

  接着是,青蛙

  

  然后是,毛毛虫

  

  我跳过那些在森林里发现并捡起来的叫不上名字的虫子,直接翻到最后一页…

  蜥蜴和蛇

  

  我很庆幸 Rebecca 对昆虫并不狂热,还有一点小害怕,没有把各种各样在森林里的偶遇都带回家。但她对蜗牛及其外壳的热爱还是给我洗衣服添加了一定的挑战性: 蜗牛的粘液,你若亲试,也会惊叹,真的很黏!

  除了昆虫资源丰富外,守在大森林边上也意味着可以,

  采野果

  

  大冒险

  

  捉迷藏

  

  踩泥水

  

  搭树屋

  

  大森林是个千变万化的地方,魅力十足,乐趣无限。

  因为有了 Les Enfants,Rebecca 在不到四岁的时候,可以在画布上画出她脑海里的大森林 ,而她对森林的记忆将是: 那是我长大的地方,是 Les Enfants,是我的第二个家。

  

  图片来源: Les Enfants 的脸书

  

  关于查查

  查查,常驻荷兰,生物工程学博士,蔻蔻的同窗好友。喜欢钻研,喜欢数字,喜欢逻辑,喜欢规律。 养有两位“天使混血宝宝”,养娃经验积累,总结,分享。

联系方式:zhazha_yangwaji@qq.com

  支持原创,自愿打赏!谢谢!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