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其说是技术驱动,不如说是金融创新需求驱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归根到底要看解决了客户的什么痛点、什么问题。”6月5日,在天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上,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在主旨发言中,针对当前金融科技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如上表示。
唐宁在会上做主题发言
唐宁在发言中坦言,尽管金融科技创新席卷全球,但是目前“我们还处于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尽管当前从表面上看,中国金融科技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创新模式和创新力度甚至被认为已经超越了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但是唐宁提醒,中国和美国这两个目前主要的金融科技创新市场其实是处于比较相似的阶段。
唐宁进一步解释他所认为的相似:如果对金融科技创的不同细分领域进行分析与观察,就会发现存在一个基本框架,即支付和网贷这两个细分领域“走得比较快”。
“这两个细分领域的特点是已经有了十年以上的发展,已经造就了万亿的市场规模,已经有了相应的监管框架实现落地,也已经有了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承担引领作用。”唐宁说。
“出彩的金融科技创新,
能够让金融、让百业更辉煌 ”
即便如此,唐宁仍旧冷静地观察到金融科技创新中,相对于支付与网贷这两个领跑领域而言,还存在发展“落后”的领域。唐宁列举了这些他所认为的“落后领域”,包括众筹、保险科技、智能投顾、监管科技以及区块链。
对这些“落后”的领域,唐宁更加注重去审视它们到底是要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
唐宁以自己创立宜信之前曾是一名天使投资人的经历来阐释众筹的功能。
“天使投资人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明日之星、帮扶早期企业,怎么找呢?周围的人——老同事、老朋友推荐等等,相对比较有局限。当时进行天使投资的时候,如何去管理这些被投的企业,很难。从天使投资人的对面——创业企业来讲,如何找到天使投资人,也很难。”唐宁介绍,即便在美国,过去也都是这种线下的方式。
“现在,众筹让天使投资人和创新创业企业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解决了金融创新之中的痛点。”唐宁坦言过去一段时间,众筹在中国发展得“不是很好”:本来应该有一段时间积累,遵循金融底蕴、金融逻辑的一个细分领域,见证了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情况。不过,基于美国的经验,唐宁对于未来三、五年众筹在中国的发展表示乐观。
唐宁重点提及的另一个有待大力发展的金融科技创新领域是“保险科技“。唐宁表示,保险科技解决了中小微企业、个人,特别是农户重要的保险需求。
“如何跟成千上万的保险产品有效地、智慧地、个性化地实现对接”是当前保险科技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唐宁说。
此外,唐宁认为,众筹与保险科技之外,智能理财、机器人投顾、监管科技和区块链等类似的细分领域,虽然目前落后于支付和网贷发展三年、五年乃至十年,但是未来一段时间,这些待发展领域必然会出现“非常出彩的金融科技创新,能够让金融、让百业更辉煌。”
“还是要遵循金融的底蕴、
金融的逻辑”
唐宁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同时,对过去十年间金融科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样重视,并评价其“非常重要”。
唐宁非常乐于分享自己作为创新实践者,在其创立宜信11年来的实践中,尤其是过去几年行业发生的一些事件中,“哪些让我们有思考、有反思”,唐宁希望这些思考与反思能够引起更广范围的关注,那就是“金融科技的关键是金融”。
“过去我们说互联网金融好用的标准之一是一键即得,用户一点就能操作完成,但是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一键即得的如果是问题资产、是垃圾资产,这就还不如多几个按键,至少用户还能有时间认真想一想识别风险。”唐宁说。
唐宁直言金融与电商是不同的领域与行业,电商对于客户重要的是在一个平台上看中一个商品,花钱购买,之后这件商品就会到达客户手中。“金融不是这样,金融的收益回报是滞后的。”唐宁解释,基于金融的这一基本特性,最重要的是能够获得靠谱的投资机会,底层资产一定要靠谱。“至于一键即得还是两键即得,重要吗?”唐宁自问自答:“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那个。”
唐宁强调,金融是非常广非常深的行业,一个企业千万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自己的事,一个客户个人也不能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去讲自己的事,“还是要遵循金融的逻辑,金融的底蕴”。
唐宁接受天津电视台专访
唐宁通过对“场景金融”概念和实际操作对上述观点进行解释。在唐宁看来,场景金融并非简单概念能够概括和描述,搭乘飞机起飞前用手机购买航意险,“这里面有场景金融的意思。”唐宁解释,在这个场景中,客户关心的并不是自己通过这次购买“赚了多少”。
“但是在另外的一个场景中,客户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某家机构在理财方面能力出众,”唐宁说,“作为一个中产阶层,客户希望把自己的100万财富加以打理,这时文章无论写得多专业,客户也不会不经过研究马上就把100万交给这家机构。”
同样,大数据尽管在客户画像方面非常精确,在反欺诈场景方面非常有效,“但是,仅仅是大数据,根本没办法做到对于几万元信用风险进行体现。”唐宁表示,“一定得是基于传统的金融数据和信用数据相结合的1+1>3乃至1+1>10才能实现对信用风险的有效防范。”
唐宁反复强调“金融底蕴和金融逻辑”的重要,并且相信,在坚持二者的基础上,目前中国所引领的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在智慧监管框架之下,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转载需注明来源、作者
编辑 / 财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