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圈氤氲,生命枯萎。尽管家破人亡的悲剧一再上演,却还是有前赴后继者沉迷于毒品的蛊惑,一步步踏上自我毁灭的不归路。据国家禁毒委发布的《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吸毒群体正逐渐向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演艺界人士甚至公务人员等人群扩散。 (6月26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些年来,不少明星“瘾君子”被曝光、被处理,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国家禁毒委发布的《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吸毒群体正向公务人员扩散,不少戴着官帽的人也成为了“瘾君子”,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防官员涉毒,甚于防川。官员吸毒,损害的不仅是个人形象,更损害的是官员这一群体和政府的形象。就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官员吸毒的背后,自然少不了腐败。身为公务人员,仅靠工资是无法承担高额的毒品费用的,于是就可能会出现利用手中的职权贪污、挪用公款、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现象,不仅会毁灭自己、祸及家庭,更会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相比明星吸毒,官员涉毒更具有隐蔽性。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关注度较高,其吸毒易被发现。而官员涉毒难以被公开曝光或举报,多数是以“拔萝卜带泥”的方式被发现。何以至此?官员自身的素质和监督机制的缺位是重要推手。很多官员心中无戒,经不起诱惑,让不法分子有机可趁,自甘堕落,深陷毒潭。吸毒官员的亲属和朋友的护短,也是纵容官员吸毒难被发现的重要原因。官员吸毒事发后,所在单位为了避免负面形象,往往是对涉事官员处理较轻。

  值得指出的是,在一些官员涉毒事发后,为了回应舆情,官方采用“撒谎式”危机公关更是值得警惕。龚卫国涉嫌吸毒事发后,岳阳市委宣传部称,龚卫国请假到广州住院检查,并掌握他吸毒的情况。而这一回应在几天后就被公安机关正式立案调查的消息所驳斥。可见,“撒谎式”危机公关不但可笑,而且愚蠢至极。这种做法极易伤害官民之间的信任,引发群众的反感,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bookschina官网,海岛奇兵boombeach官网

  因此,只有加强多方监督,严查严惩,才能让官员有所畏惧,警钟长鸣。

bookschina官网,海岛奇兵boombeach官网

  作者:易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