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圆网讯 自南昌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来,以深入推进“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城乡森林绿化工程。而南昌新动物园以植物造景为主,乔、灌、花、草等千个品种,共种植乔木1.8万余株,灌木50万余株,地被、草皮12万平方米,因而绿化覆盖率接近80%。
近日,记者在新动物园内看到,园内水系蜿蜒交错,呈现出现代都市中别具一格的生态景观。据介绍,新动物园以杨梅、樟树为基调树种,其二者分布于整个园中,为突出四个季节不同的观赏效果,该园还搭配种植了桂花、海棠、山茶、白玉兰、深山含笑、柚子树等多年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植物,而原始状态的樟树林、黑松、水杉等,经改造和利用成为园内的基调树和背景树。“我们园区采用自然式种植,以乔灌木、地被不同层次,打造形成季相、色相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南昌动物园赵书记告诉记者。
在近千亩面积内,南昌动物园共展出了300余种动物,总体布局依照动物地理分布分为非洲区、美洲区、澳洲区、中国区等,而动物场馆的建筑风格也参照了主题公园的构建手法,每个区块各局地域特色,既有珍稀物种的个性展示,也有自然生态的混养散放。
“划分区域,按照动物原产国的生存环境、地域文化来建设的,主要是为了小动物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也利于进行动物保护、饲养以及异地繁殖。”南昌动物园赵书记告诉记者,比如在非洲区,他们主要营造的是一种非洲部落的原始氛围,所以场馆及建筑都看似泥墙草顶。
走进展馆,细心的游客或许都能发现,每一种动物场馆外围都设有一个小牌子,上面不仅介绍了动物的名称、原产国,连动物的习性都有介绍。“我们这边不仅是参观游览,当然寓教于乐的自然科普教育也是我们建园的重点。”南昌动物园赵书记告诉记者,不仅是孩子,现在在动物园中还有许多大人都难得一见的动物,进行挂牌介绍也是为了游客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些小动物。
如今,新动物园已成为南昌市民丰富业余生活、了解生态科普知识的好场所、好去处。(记者 胥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