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在长沙的哥哥家中。

  已经与爸妈分开。今天应该是写此行的最后一篇游记了。有关镇远古城和给了我惊喜的西江千户苗寨。 与爸妈在一起的日子,每一天都觉得弥足珍贵。这大概就是远嫁他乡的女儿的悲哀。 4月9日晚,我们住在了镇远古镇。 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的镇远古镇,历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

  

  我一直认为古城古镇之类一定要夜游一次,夜间的灯红酒绿,灯光之中的繁华,与白日的古朴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样能看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把爸妈和娃娃在酒店安顿好,我便兴致勃勃的出门了。 出了酒店(镇远大酒店),根据据携程网的导航,出门左转,不过两三分钟的路程就见到了和平村的大门。 "和平村"是国民党政府军政部第二日军俘虏收容所,原镇远总兵署中营衙门。 大约是出于心理作用,或许是对于这段历史的不喜爱,总觉得一股阴森之气迎面扑来。 拍了一张照,我甚至都不敢往门缝里窥视一下就匆匆往灯光明亮的地方走去。

  

  因为导航选的是步行模式,所以不知不觉被带到了一个灯光昏暗的小巷子里。旁边都是居民的老房子,青石板的路。零星遇到一两个路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大约他们街坊邻居彼此都熟悉,所以见了个外人有些惊奇吧。我想。 一转弯到了个更窄的巷子,大约就能两人并肩而过,看着前面黑乎乎的小巷,再回头看看后面那条刚刚走过的幽深的古巷,真是进退两难。一咬牙,我带着忐忑的心情,继续往前走。 好在,不过两分钟的路程,豁然就看到了大街上明亮的灯光。 走到大街上便迎头撞上这个牌子。周达文故居 我并不熟悉这个名字,百度了一下,原来周达文是早期的共产党人。其故居也是中共镇远地下支部旧址。

  

  继续根据导航前行 一路走都些寂静的路,一点没有我想象的灯红酒绿,问了问旁边的店家,又说我的方向没错。 大约注定今晚是个惊悚之夜了 我的心里在默默的后悔。而那个导航又坚持,古镇距离我只有500米。在去还是回头之间徘徊了数十次,脚却一直在往前走。终于见到了一座灯火通明的风雨楼,我终于放心了?? 这时候想身边如果有一个合适的旅伴该多好啊。

  

  然而走过桥头,又是一片死寂和黑暗 导航坚定的告诉我 您已到达目的地。???????? 真是欲哭无泪啊 古镇到底在哪里。 桥上问一位大爷,古镇在哪。他好像很为难,怎么说呢。看你要去哪里,最好打车到祝圣桥附近,不过现在天太晚了,今天又变天了,快下雨了,估计没什么人。 最后的最后我看了看大爷所说的祝圣桥和我出发的方向正好是反的。我只好带着遗憾的心情打车回了酒店 好失败的一个夜晚。

  

  看看错的多离谱 中间??标注的宾馆的位置 右边??????才是我要去的地方 我被导航坑到了左边??????

  

  4月10日晨 今天已经由昨天的夏天直接变到初冬了。 天有些阴,风还不小。跟上小芳我们步行去镇远古镇。昨天晚上我兜兜转转都没找到的地方。

  

  路上有些古朴的雕塑,虽然应该是后期现代作品,不过挺有趣味的。

  

  寻访"歪门邪道" 因为来得较早,路上行人并不太多。 途中还遇到了传说中的蜿蜒拐转"歪门邪道"的四方井巷和复兴巷。 镇远古镇巷道依山就势地随着地形的变幻蜿蜒盘旋,像极了古树的根须,密密匝匝的四散分开。各家的门前,总还有那么几道台阶,或高或低。在巷道尽头或是中途,总是有一株门楣映入眼帘,镇远民居的大门都不是开在院房的正中央,给人一种歪歪扭扭的感觉。但是正是这种不规则,也就现实了这里不同于别处的独特风格--"歪门邪道"。

美食的俘虏国语版,美食的俘虏国语版在线看

  

  因为是淡季,其实一路走来,许多景区都在搞维护。 这里也不例外,一整条街都被包起来了 看不到全貌

  

  

  后面就是蜿蜒曲折的舞阳河,四周皆山。河水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

  

  古镇里最值得一看的是青龙洞,一座融入了佛、道、儒及商业会馆于一体的大型贴崖古建筑群体,有西南悬空寺之称,当然最主要是它里面融入的"包容""和谐"的文化精髓

  

  

  

  

  这里就是祝圣桥了,七孔青石拱桥。 桥中央有一个三层三八角攒尖顶楼阁建筑,被称为"状元楼"、"魁星阁"。据说此楼建成十年后,贵州果然破天荒地出了两个状元。

  

  

  

  

  

  

  进入青龙洞古建筑群。 山势挺拔,峭壁悬崖。巨岩、洞穴和为一体。道、儒、佛三种宗教的寺庙群生就山腰。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 确实是气势雄伟、构思大胆、布局精巧。

  

  红色叶子的植物据说是绞股蓝,减肥的。

  

  这些窗户中间都是一个字。然后所有的字组成了一副对联。 这个字最好认,所以我拍下来了。?? 里面有专业导游讲解,认真听能了解不少知识。 因为路比较险峻,我专心照顾爸妈和娃娃,基本没听上。

  

  

  

  从最高处看古镇的八卦图

  

  

  下来全是小店,各类糖不错。 这次游了三个古镇,镇远大概是我最没找到感觉的地方。 黔阳古城有原生态和随处隐藏待挖掘的文化氛围。 青阳古城的有美食和青石板。 而镇远主要是因为没看到夜景,所以就差一点韵味。

  

  中餐之后,出发往西江千户苗寨。约三个小时车程。 晚上住苗寨。所以这一天一定要精简行李,因为全部行李要手提进苗寨。 幸好头一天小芳提醒了,所以拧了个背包就轻轻巧巧的出发了。再一次体会到有导游的好处。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 这是景区大门,从这还得坐电瓶车才能进入寨子。因为从大门口到寨子还有1.5公里的路程。

  

  

  

  先到酒店放行李。 酒店的房间小小的,比较有民族风味。倒也干净卫生。

  

  前台的大银锁。

  

  这是真正的寨子入口处。

  

  整个寨子依水而建,。 白水河将寨子一分为二。河的左边是商业步行街,右边通往俯瞰整个寨子的观景台。 山坡上层层叠叠的是木质的吊脚楼。

  

  沿途

  

  依旧是小桥流水人家。 美丽回答一切。

  

  依旧在维修 小娃娃帮着填了一块石头。 鹅卵石摆出了美丽的图案

  

  腊肉香肠竹筒饭 看看就好

  

  民族风的东西特别多

  

  

  到了观景台。最好是乘电瓶车上来。 这眼前古老沧桑的房屋,像展开的水墨画卷,仿佛带你穿越了历史的时空,进入一个最朴实和纯净的桃花源。

  

  盗了一张别人的图。 全寨图

  

  我有被震撼到。

  

  租一套苗服拍照,不贵,十元。 但是很有感觉 直接看图

  

  

  小芳和尧哥。 尧哥说小芳是他的第二个女朋友,第一个是幼儿园的李苡萌。 萌萌妈你知道这事吗?

  

  

  

  

  拍完照下山之后就是自由活动。 我做了一个此行最正确的决定。 爬上苗寨深处,探访苗王。

  

  选择了一条小路,沿着石板慢慢往上走。吊脚楼层层叠叠,次第而建。 上山的人很少,偶见几位苗胞挑着担子或者背篓往山下急匆匆的赶路。 还好,这次我有了一个很棒的旅伴。 有热情,又有独特的视角。这是西江苗寨行给我的第一个惊喜。好的有趣的旅伴。

  

  山上也有些小店很特别。 这个方向到北京,1985公里。 遥远的地方。

  

  漫无目的的走 一切都是新鲜的,新奇的,处处都是拍摄的对象。

美食的俘虏国语版,美食的俘虏国语版在线看

  

  这才是通往苗寨的正确方式。 没有目的,却充满了知的趣味。

  

  高高的守寨树。 守护着村民。 这一条小路往往以为走到了尽头,却又在拐角处告诉你,路还在延续。

  

  这样的美,才是真实自然的生活美。

  

  一片青山

  

  这是我在西江遇到的第二个巨大的惊喜。 一个挂着家庭博物馆的牌子。 转过头来一看,确是一间有着浓郁味道的牛棚。?? 正失望之时,一个淳朴的大哥走出来。 与他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交流之后才知道,是有一个家庭博物馆,参观要买门票五元。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家庭博物馆的概。决定一探究竟。当然,我内心并没有什么期待。

  

  苗族大哥拿出钥匙郑重的打开了一扇门 织布机,衣服鞋帽,生活用品,生产用具等出现在眼前。

  

  啊啊啊,我居然没有把他家价值三十万的象牙十六两的称给照上。

  

  这套服装有200多年的历史。还曾经去国外参展。旁边还有当年参展的英文介绍。

  

  

  大哥居然让我穿他家的苗服拍照。 那头饰项圈可是真正的老银啊。 他家的客厅能看到对面村的全貌。好开阔的视野。

  

  

  这是来得最值的地方。 我和同行的小伙伴不约而同的这样认为。告别大哥,我们继续往上攀爬,寻找鼓藏头的家。

  

  

  

  

  

  见到了活路头的牌子,没见到他家。 "活路头",即寨子里主管农事的头领,只有他家先抛种、犁地之后,其他家才能开始春耕。

  

  还是苗族衣服穿着拍照漂亮。

  

  终于找到了苗王家。 苗王,在苗寨还有一个更正规点的称谓,叫做鼓藏头。他在寨子中主要承担祭祀职能,除了西江苗寨之外,还有周边的七个苗寨也属于他的"领地"。 鼓藏头的家是山坡上最高的一座吊脚楼,但并不是最大的。里面还有一个"鼓藏堂",一面大鼓安放在房中间的支架上,鼓是这个寨子的灵魂,祖宗的灵魂就在鼓中安息,每天早上拜鼓便成了鼓藏头必做的功课。 外人若是不小心敲鼓就要被罚米酒肉等四样东西各120斤。

  

  

  苗王家还有银店和苗药堂。 鼓藏头不在家,据说他是学校老师,还没下课呢。

  

  鼓藏头是世袭的,在西江苗寨,世代的鼓藏头都产生在这个唐家,而且是传给年龄最小的儿子。 据说苗家姑娘要先生一个娃娃后才能结婚,而生第一个娃娃时由于可以多重选择,可能同时交往几个男子,所以有的时候甚至不清楚谁是孩子的爸爸。所以最小的儿子血缘上比较可靠。?? 所以做苗家的长子,还真是比较悲催诶。

  

  下山了。 感觉收获满满滴。

  

  

  

  喜欢这样的院子

  

  夕阳下的苗寨。 宁静。 外界的喧嚣与此无关。

  

  一杯米酒,一个故事,一个她。 你有故事吗。那你要来西江静静地回味。 你没有故事吗?那你一定要来西江邂逅你的故事。 来西江记住一定要自己走一段山路,寻访一段属于你的故事。

  

  晚餐长桌宴,拦门酒。酒甜甜的,很好喝。

  

  

  酸汤鱼味道很一般。酒不错。喝了两碗。敬酒的方式也很有意思。

  

  晚餐后散步回宾馆。 爸爸笑了

  

  这里的建房子的材料全部要这样搬运上去。 很会摆pose的大哥。 他这样开朗,生活一定会过得很好。 我喜欢正能量的人。

  

  

  这样的画很喜欢,很西江。

  

  

  夜晚的西江。漫山星星点点的灯光。 犹如天上的街市。

  

  

  4月11日清晨的苗寨。

  

  不认字了

  

  愿你们健康快乐 再陪伴我久一些。

  

  

  一碗并不好吃的牛肉面,告别美丽的西江。 一次旅行,一种心情,一个故事。 带上爸妈旅行的故事到这里差不多结束了。 我想多年以后回想起这次经历,我一定感觉和现在一样是幸福的。 年轻时的父母也曾幻想过自由驰骋、周游世界,但他们为了家庭、为了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用那一份幻想的自由换来了生活的安定。 也许世界不因父母的年纪渐长而变化,但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而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 感谢一路来关心关注我们的朋友。也感谢爸爸妈妈用积极的心态和行动配合我完成了这次让我不遗憾的旅行。 祝天下的父母都能健康长寿。好好享受当下的美好生活。

  

欢迎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