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胞郭炳基,只知道自己爷爷名字的一个读音(郭功裕),不知道他的详细出生年月,更不知道他是哪一年离开家人,去了哪里……但想寻找到他的消息,却是他与父辈两代人的夙愿。(详见东快6月23日A2版)

  根据郭家散落在福州的唯一一位亲人——89岁的郭龙凤(郭炳基的姑姑)提供的,其父亲郭功裕(音)“以前在马尾船政学校过书,会英语”这条线索;昨日,东快记者通过档案资料,在马尾船政前后两学堂共毕业的629位学员名单,搜寻到的4位郭姓学员,皆发现与“郭功裕”同音的名字。随后,东快记者又请88岁的海军老兵林章骐老先生,翻阅了其母校马尾海军学校(又称福州海军学校)的部分学员名单,也没有找到与“郭功裕”或“郭品官”同音的名字。

  马尾船政学堂学员名单里未有此人

  在89岁的郭龙凤十几岁以前的记忆里,她很肯定自己的父亲郭功裕(音)会英语,当年是在香港夜校里的教英语,她还跟父亲一起去上过课。“他在马尾船政学堂学的英语,后来就带着我母亲去了香港,我们5个孩子全在香港出生。”

  郭龙凤是老三今年89岁,她说他们家兄弟姐妹都是相隔3岁。根据郭功裕(音)子女的年纪,我们只能大概推测出,按正常他应该是在19世纪90年代出生的,大概在1897年左右。

  在郭功裕(音)的求学年纪里,他就读马尾船政学堂或马尾海军学校的可能性,从时间上看,是吻合的。但东快记者在搜寻到的马尾船政前后两学堂的629位毕业生名单里,却没能找到与其名字发音相同或近似的名字,且仅发现4位郭姓学员。

  在福州马尾船政前学堂制造班第八届三十五名毕业生中,找到一位郭姓学员——郭仲铮;

  在福州马尾船政后学堂管轮班第一届二十二名毕业生中,找到一位郭姓学员——郭成志;

  在福州马尾船政后学堂管轮班第二届三十一名毕业生中,找到两位郭姓学员——郭乃安、郭文进。

鄯的读音,鄯拼音怎么念

  找到的这四位郭姓学员,皆与“郭功裕”或“郭品官”的读音相差甚远。

  “根据推测,你们要找的这位郭功裕,现在大概是120来岁,如果船政学员的名单里没有找到他,那或许他是在民国时期在马尾读海军学校吧?”福建郭氏文化联谊会郭先生猜想。

  福州海军学校名单也暂未发现

  他建议东快记者再向福州的海军老兵打听下,当时从船政学堂演变到马尾海军学校(又称福州海军学校)后,有没有叫郭功裕或“郭品官”的人,出现在该校的学员名单里。

  88岁的海军老兵林章骐,搬出家里的有部分马尾海军学校学员名单的资料,帮我们仔细查看起来。但老人家翻了一个下午的名单,找完了他有的四届福州海军学校学员名单,也没有找到名字读间相似或相近的人。林章骐老人说,目前他所翻阅了的名单里暂时还没找到,不过他还会再向在台湾和其他地方老兵们打听。

  “目前我这边的名单里,还没有发现可疑的线索,等你再多方打听后,再看看能不能提供点有利的线索吧。”林章骐老人表示。

  林章骐老人介绍,马尾海军学校是中华民国海军,在福建省福州所设立的一所培养初级海军军官的学校,其前身是沈葆祯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1913年,原船政后学堂改为马尾海军学校(前学堂则改为海军制造学校),隶属于海军部。战后于1946年与上海的新制海军官校合并而停办。

  当年他们考海军,不要钱,但考试蛮严格的。学校学习抓得很紧,除了“公民课”——实际上就是政治课,还有中文课外,其他课都用英文教。从初一开学,数学最重要,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弧三角——学航海、天文;其他课,有地理、历史、结构学,还有力学、物理、化学。天文、航海课是英国军官讲。另外,学校也很重视体育。当时学员们的体育训练是基础,尤其是游泳,每年夏天练,有时候到出海训练。学校里有一个池,专门搞游泳训练。“游泳非常重要,因为是航海嘛。”林章骐老人称。

鄯的读音,鄯拼音怎么念

  如果郭功裕(音)当年在马尾船政学堂或马尾海军学校念过书,当时若是在回福州找寻女儿郭龙凤的途中被日本人扔下海,那存活的几率会更大。只是目前,郭功裕(音)“在马尾船政念过书”的这条线索,根据现已找到的学员名单来看,我们无法再打探到更确定的信息或线索了。

  东快记者寇思琴/文 蒋滨建工作室供图

  有线索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联系本报

  福建郭氏文化联谊会郭先生是“福州通”,他介绍,目前福州晋安区后屿、鳝溪、鼓岭、溪口;仓山区郭宅村、建新;马尾区亭江以及福清都有郭氏族人聚居。接下来,我们只有通过这些分布在各地的郭氏族人一起帮我们翻阅各自的族谱,帮忙找寻了。

  如果您愿意提供帮助,或者提供疑似线索,欢迎您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若有线索,欢迎通过三种互动方式联系我们:1.发微博@东南快报;2,微信私信“东南快报”官方微信;3.拨打东快新闻热线:968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