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微信号:中通银泰投资,投资领域TMT、生物医药、教育文化、新技术、新材料、快消品、休闲旅游、体育产业。欢迎优秀创业者联系我们,可获得与香港上市公司创始高管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如果您有靠谱的项目,请将商业计划书发送到邮箱:Ztyt_03@126.com垂询热线:13141247983
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我一连看了好几夜,省状元、市状元、单科状元……基本把这几年所有的状元都研究了一遍,68个状元,68个家庭,68个故事。在这些报道中,我并没有看到太多“头悬梁,锥刺股”的日夜苦读,更多的却是孩子们的单纯阳光、青春朝气,以及高分背后完善的人格、健全的心理与缜密的思维,即使卸掉状元的身份,这依然是群值得父母骄傲的孩子。
从这68个状元身上总结了值得父母借鉴的教育启示,一起来看看。
1. 学霸离不开爱的滋养
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
妈妈与备考中的儿子约定,每晚睡前都要“爱的抱抱”,互道“晚安”。采访中,99%的孩子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
2. 他们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安徽状元说“享受学习才是最高境界”,而教育的本质是教会我们思考。
安徽状元孙萌的妈妈说“很小的时候老师布置的日记或者作文,如果是一件事,我们就会真的带孩子去做,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就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北京理科状元施沁汝的妈妈说道:“四岁多那会儿,她的外号就叫十万个为什么,我们基本上是有问必答,答不上来也鼓励她自己探索,保护孩子求知的欲望。”
3.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他们爱学习,也爱生活
生活中,烦了就画画,累了就听歌,压力大就去跑步……在谈到如何面对压力时,所有的状元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自己的小爱好。
采访中一个状元说到自己从小爱看漫画,老师在一次家长会后与母亲面谈,提醒看漫画会影响孩子学习。母亲感谢了老师的关心,但同时也解释道“漫画是他的爱好,这是他热爱生活的表现”,对于如何处理兴趣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母亲一直对他表示出尊重与信任。
4. 学会放手
在聊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的状元爸妈们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5. 因材施教
广东状元张恒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好强又自信的孩子,有时难免还会有点自满,对此爸爸早已察觉,他清楚地知道孩子不需要再从他的赞美中获取自信,所以就义不容辞的扮演起了“严父”的角色。“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爸爸虽然偶尔给予肯定和鼓励,但更多的还是“泼冷水”,及时提醒我的新漏洞,也许他的方法看上去和不少教育专家推崇的“赞美式教育”背道而驰,但我却觉得很适合我。”教育也不是千篇一律,必须针对孩子自身特点,灵活运用。
6. 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
采访中,孩子们很少提起父母对自己口头上的教诲,说得更多的却是爸妈行动上的感染。安徽状元董吉洋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7. 阅读经典,培养语感,扩宽思维
腹有诗书气自华,许多状元在采访中提到阅读。不可否认,阅读确实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北京语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孙婧妍在文中说道:“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做出最正确的答案。”而阅读的培育也绝对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婧妍说从小父母就爱给她读故事。
8. 比成绩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起分数,父母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爸妈都表示自己还有更为看重的东西。安徽状元丁雅琦的妈妈说:“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无论怎么选择,我都绝对支持!”——这句话几乎代表了采访中大部分状元爸妈们的心声。“高考前半个月,我还陪孩子一起看电视剧《心术》”;“备考以来,孩子回家,我们从不过问成绩,只问近来状态可好,想吃什么”;“从上初中开始,只要有同学约洋洋出去玩,我从不反对,反而会在玩耍结束后去接女儿,再把女儿的小伙伴一一送回家”……比起分数,爸妈们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乐、幸福感......
可以看出,孩子幸福感高,学习很难不好。而幸福的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幸福的家庭需要一家人共同努力。希望这54位高考状元父母的家庭教育能给其他的家长一些启发。
虽然,教育都是因人而异,但是好的学习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希望家长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中通银泰投资:长期专注于私募股权投资,是香港中通银泰集团在国内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已投资企业:博后天下(北京)投资管理公司、龙塾家长教育、鸿程银泰旅游公司、禹含银泰中俄跨境电商、拳行天下体育传播公司、舒格雷餐饮管理公司、万信银泰科技、普惠金融超市、智慧城市项目等。
分享是一种美,更是智慧的升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新朋友请点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文